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170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11篇
  63篇
综合类   879篇
农作物   407篇
水产渔业   210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对瓜子金发酵口服液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产品的外观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的口服液制备工艺对口服液色泽及澄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优选瓜子金发酵口服液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即加水用量为总皂苷的8倍,加蔗糖为总皂苷的1倍,pH 7.0,静置时间为10 h。本研究试验结果可靠,以优化的工艺制备的口服液工艺澄清度好,且生产耗时短,有利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92.
黄晓霞  左任英  程小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47-10248,10286
[目的]以枇杷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处理(70%田3"q持水量)和重度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比较枇杷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的响应。[结果]干旱处理尤其是50%田间持水量使得植株叶片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同时增加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枇杷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累积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特性来积极应对干旱。  相似文献   
93.
牡蒿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媛媛  赵洁  姚默  赵稳操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86-20987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牡蒿的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94.
陈跃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199-10201
[目的]选育粳型亲籼系。[方法]选用6个籼稻、6个粳稻和6个广亲和测验种,以F,代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为指标,测定了5个待测粳型亲籼系的亲籼性。[结果]待测粳型亲籼系G2123、G2417、G2410和G3005亲籼、不亲粳,为特异亲籼系;G2615不亲籼,也不亲粳,为不亲和系。同时探讨了粳型亲籼系亲籼性测定时的测验种、育性指标、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测定方法,分析了G2417高亲籼性的原因。[结论]G2417自交结实率(小穗育性)95.1%,与6个籼稻测验种杂交的F,代平均结实率(小穗育性)94.9%,是个亲籼性极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亲籼系。  相似文献   
95.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09年河南省粳稻联合区试中的4个杂交粳稻新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焦杂粳1号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杂交粳稻新品种(系);新粳优1号的丰产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稳产性,适应范围较窄,环境的变化对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X65003稳产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丰产性,适应性广,对环境和栽培条件的要求不严格;9优418(CK)适应范围较窄,对环境因素变化反应较敏感,产量变异性较大,在生产推广中要注意区域示范,选用适宜栽培区域,加强栽培及环境因子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96.
广西金银花主要病虫及天敌昆虫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金银花主要病虫及天敌昆虫的发生规律。[方法]于2008~2010年,在广西忻城县对各品种金银花上的主要病虫害、害虫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变化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胡萝卜微管蚜种群数量变化属单峰型,即在4月发生量较大;花蓟马和露尾甲的种群数量变化属双峰型,即在4月和9月发生量较大;白粉病的病情严重度的变化周期属双峰型,即在4月和9月的病情指数较高,而病梢率的变化周期属单峰型,即在4~6月的病梢率较高(毛花柱忍冬、红腺忍冬)和2~5月病梢率较高(华南忍冬),主要捕食性天敌双带盘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种群数量变化属双峰型,即在4月和9月发生量较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确定金银花主要病虫害防治适期、制定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根据金银花植物学性状,分析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基于植物学性状、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性状数据库,为金银花种质收集、鉴定、创新、合理利用和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不同来源的金银花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为基础,在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聚类分析的结果。【结果】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金银花材料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以遗传距离7.5cM为界,可将7份不同材料分为3个组,其中金花3号、巨花1号、九丰1号、金塔1号和鲁峰巨丰为一组,湘蕾金银花和华南忍冬各为一组,与各品种种属关系划分一致。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4.0cM为界,可将7个不同金银花种质分为3大类:第Ⅰ类为湘蕾金银花与华南忍冬,第Ⅱ类为巨花1号与金塔1号,第Ⅲ类为九丰1号、鲁峰巨丰与金花3号。【结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金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析结果相似,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适用于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98.
研究比较了秦岭楼观台油松林地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铺道蚁(Tetramo-riumcaespitum)及日本黑褐蚁(Formicajaponica)3种蚂蚁蚁巢内外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从3种蚂蚁蚁巢及无蚂蚁栖居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15种真菌,无蚂蚁栖居土壤中真菌种类是3种蚂蚁巢内真菌种类的2.0~3.5倍;日本弓背蚁巢内平均cfu.g-1最低,明显低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P<0.05),另外2种蚂蚁巢内及其无蚂蚁栖居的土壤平均cfu.g-1差异不明显(P>0.05)。(2)3种蚂蚁蚁巢内的真菌多样性指数(H′)均显著低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P<0.05),但在3种蚂蚁蚁巢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种蚂蚁及无蚂蚁栖居的土壤的真菌均匀度指数(E)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3种蚂蚁巢内真菌种类组成明显不同,形成各自特殊的真菌群落;蚁巢中分布的真菌种类几乎都可发现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但其在蚁巢内的分布均大于无蚂蚁栖居的土壤。不同蚂蚁蚁巢内及无蚂蚁栖居的土壤中真菌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差异与土壤微环境以及不同蚂蚁种群、筑巢习性及其对真菌的防卫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王莎莎  魏晓娇  路博钧  王高歌 《水产学报》2012,36(12):1834-1841
以鞭毛蛋白N端一个保守的22个氨基酸多肽(flg22)为激发子,研究其诱导海带孢子体防御反应的特征,以丰富植物分子病理学理论.采用Evans blue染色方法发现,flg22诱导后2h内,未能观察到海带孢子体细胞死亡现象,诱导后4~10 h,观察到大量死亡的细胞.TUNEL(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and labeling)检测方法证实,受flg22诱导后海带孢子体有DNA断裂现象,而且3’-OH末端断裂的数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并有从诱导部位向外扩散的趋势.运用Luminol荧光检测方法检测到受flg22诱导后海带孢子体H2O2释放量迅速增加,至3h时达到峰值,约为20 μmol/L.应用荧光染料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进行ROS组织学检测,发现flg22诱导后1h即观察到绿色的荧光信号,信号强度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诱导后3h信号最强,随后绿色荧光信号的强度逐渐减弱.ROS的产生趋势与Luminol荧光检测方法的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flg22也是诱导海带孢子体防御反应的有效激发子.  相似文献   
100.
枇杷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已经鉴定组分共47个,占流出组分总量的86.33%。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β-倍半水芹烯(4.14%)、异桉叶油(5.07%)、环己酮(5.25%)、顺-3-己烯-1-醇(5.30%)、香叶烯D(5.35%)、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烷(7.95%)、水杨酸甲酯(11.72%)等。[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技术简单易行,操作简便,为枇杷叶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